近日,广州市南沙区城市更新土地整备中心在南沙区金融大厦组织召开了《南沙区城市有机更新实施路径研究》项目成果专家评审会,我院承担的此项课题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建科〔2021〕63号)要求新时期城市更新是可持续、绿色有机的城市更新,我院基于“十四五”城市更新的新发展背景、城市碳达峰碳中和系列政策要求,开展了南沙区城市有机更新课题研究,探索在增存并举可持续发展方向下南沙区城市有机更新的实施路径。课题成果对南沙区未来城市有机更新工作开展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成果内容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
图1 评审会现场情况
课题编制过程中系统化梳理了南沙区城市更新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借鉴国内外有机更新成功经验,根据南沙区作为广州“退二进三”的产业疏散地的基础情况及岭南特色风貌条件,提出了南沙区城市有机更新策略和实施路径,并对有机更新的实施提出相关建议。
一、落实产业创新升级与空间优化发展主线
l 城市产业有机升级与创新
以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城市空间优化,功能组团经济成为主流模式,产业升级带来强大的“外部效应” 成为南沙新区发展强劲的助推力。
l 产城空间有机融合与完善
空间从单一的开发模式向着复合化开发模式发展,表现为产业载体,创新空间、生活空间的多元融合,满足于工作生活的全方位服务。
l 配套服务持续优化与改善
功能从更新单元独立的功能优化调整向以更新单元为主体的区域化融合发展,通过城市更新将地块各类功能有机融入南沙区总体网络。
二、多领域引导有机更新技术落实
l 优化空间布局,实现职住平衡
注重交通需求与供给、轨道交通站点可达性、公共服务和设施配建比例、30分钟生活圈就业岗位数与就业人口比例等指标。
l 实施城市双修,推进双碳发展
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倡导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理念,建设海绵城市,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进程。
图2 城市雨洪公园 图3 近零能耗公交场站
l 补齐设施短板,建设完整社区
在“量”和“质”的双重压力下,迅速提供完善的、多样的、高品质的服务配套,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l 延续历史文脉,兼顾保护发展
南沙区作为重要的岭南风貌城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的最好手段,合理使用置换功能,激发传统建筑、传统街区的现代化活力,同时对区内村落沿河涌分布的乡村聚集形态进行有效的保护延续,打造美丽乡村群。
三、明确管控方向强化实施保障
l 健全更新制度,统筹更新工作
上层统筹更新工作,建立总体规划定目标、定重点,专项规划建路径、建机制,详细规划控指标、定功能的城市更新规划管控传导机制。
l 强化政府引导,加强流程管控
分区引导、分类识别、分策实施、分期推进,有序推动城市有机更新,通过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评估-规划-实施-运营-评估”闭环管控模式。
l 明确更新指标,创新运营体系
严控限制性指标,由“开发方式”向“经营模式”转变,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
我院作为本次课题研究的技术支撑单位,为南沙区探索以有机更新为核心方向的城市更新工作体系,以“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活便利”、“生态宜居”、“文化延续”为有机更新主要策略目标,建立南沙区城市有机更新实施路径,优化南沙城市更新工作思路,推动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对进一步改善南沙人居环境、助力城市更新领域双碳目标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