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院新闻

我院助力广州南沙新区灵山岛尖片区获得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三星级评价标识

2022-05-06 09:53

2019年827日,在国家部委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的支持下,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第十四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在郑州市召开,会议主题为“创新规划设计,提升城市活力”。南沙灵山岛尖片区作为首批获得国家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标识项目受邀出席会议开幕式。开幕式现场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为广州南沙灵山岛尖片区项目颁发标识证书。


灵山岛尖片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珠江,是广州南沙新区、南沙自贸区的先行建设区。灵山岛尖片区依托现有的“五水汇湾、三江六岸”的自然禀赋和特色水乡岭南文化,定位建成南沙新区城市副中心的引导示范区及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核心功能区。片区对标世界先进城市建设标准,高品质建设综合管廊、地下空间、轨道交通、滨水景观及市政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实现“低碳节能、绿色生态、智慧城市、岭南特色”的设计理念建设绿色生态可持续城区。


城区亮点:



1)打造“街道-社区两级邻里体系,构建15分钟生活圈
灵山岛尖片区内居住区社区服务设施半径500米范围覆盖率100%,配套服务设施中社区服务类配套占比70%,超市等商业服务类占比30%,并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服务制度,如星光老年之家、社区少年宫等专项配套设施。
(2)构建生态堤岸,打造层次丰富的岭南滨水景观

灵山岛尖片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将片区原有河涌水网等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提升与片区新城建设有机结合,沿着河涌,内部水系,结合商业等服务设施,打造相对尺度宜人,与水紧密结合的城市形象,形成水利水系、绿色廊道、市政公园、公共绿化的建设规范指引。目前建成建成水舞公园、雨洪公园、超级堤等重点工程。


(3)建立公共安全系统,因地制宜“精准防灾”
建立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完善安检业务管理系统。气象灾害发生区域的预警信息覆盖率超过90%,远期超过95%。引入大海绵城市防洪思路:建成强排+自排+调蓄的排涝体系。引进荷兰超级堤概念,建设防洪潮标准为200年一遇的超级堤,以防御洪潮灾害。
(4)开展固废资源化利用,实现垃圾循环再生
片区规划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服务半径不超过70米,对社区中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可燃垃圾运送至燃烧发电厂进行燃烧发电。成立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处理中心,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达到80%以上。编制淤泥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计划将改良淤泥弃土后全部用于路基填土或绿化种植土。
(5)构建多模式出行体系,倡导绿色出行

构建“轨道站点+公交+自行车+步行的综合交通发展模式,轨道交通站点800米半径覆盖率为97%,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为100%目前南沙启动的两条轨道交通,即15号线、NS1线,均经过片区,在片区内设置交通站点3个。目前已建设完成江灵北路、江灵南路滨水步道20km,为市民提供健身、游憩滨水场地。建设立体步行系统,配建24小时无障碍慢行垂直交通核,构建畅通、安全的无障碍出行环境。规划建设体现岭南特色的骑楼景观,同时为片区内人员步行提供遮阴、挡雨作用。


    我院作为灵山岛尖片区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总咨询师,结合灵山岛尖建设进度和管理需求,建立“顶层设计+中层衔接+底层落实加管控”的三步走工作服务模式,为片区逐层逐步落实生态目标提供专业技术支撑。通过高品质的城市规划、人性化的城市设计、优美的生态环境、活力的城市氛围,引领生态宜居城市成长,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激发城市活力,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居民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18 16: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