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中国建研院联合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以双碳目标下的“新城建”为主题的中国建筑科学大会。大会受到商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天津市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支持,邀请到天津市领导、建筑业协会领导以及国家院士、大师作重要讲话和大会报告,来自全国各地政府、高等院校、科研设计、建设单位、产品研发、设备制造等单位的代表3000余名嘉宾齐聚天津,共话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契合大会“低碳、宜居、韧性、智能城市建设”探索方向,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承办了大会分论坛——“海绵城市建设”,论坛邀请到来自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市滨海新区住房和建设委、遂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广州海绵办等不同领域从事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的先进管理者和优秀工作者,共同探讨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我国海绵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受到业内相关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海绵城市建设效果分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主持人由来自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的狄彦强副总裁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的李晓萍副院长担任。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狄彦强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副院长 李晓萍

演讲人:胡斌
职务: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发展策划处(海绵管廊处)副处长
演讲内容:以天津市建设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为主线,重点从天津市试点建设成效、相关标准规范编制、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总结“十三五”期间天津市海绵试点城市的建设经验,分析天津市在解决内涝、提升水质、推进雨水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解决措施,并结合新时期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提出下一阶段天津市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和建设要点。
二、从试点到示范全城系统性海绵城市2.0版的全生命周期探索

职务: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总工演讲内容:回顾了我国历史水患治理,新时代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意义。在海绵城市试点已取得巨大成效的前提下,系统性全域海绵城市的建设应以试点的成果指导2.0版的建设,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系统性考虑问题,分析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系统治理和分担任务,分析流域、城市、街道、小区和单体建筑等不同等级所关注的问题,研究分析不同海绵设施的维护管理成本和生命周期,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去评价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海绵功能。
职务: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中国水协海绵委副主任委员演讲内容:在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阶段,城市更新应与海绵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分析老旧城区所面临的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公共空间品质问题,统筹协调绿色与灰色、地下与地上、分散和集中、景观与功能等途径,提出如何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解决城市更新多重问题的对策。结合城市更新“增绿留白”,以老旧小区改造、内涝防治、黑臭水体治理为案例,探讨城市更新背景下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指标、总体思路、规划设计和建设模式。(李校长由于工作原因无法亲临现场,采用线上连线的方式为大家带来精彩演讲)
演讲内容:海绵城市的建设分三个层次的内容,其中源头控制、低影响开发的要求需要在建筑场地中落实。绿色建筑的“环境宜居”指标对“场地生态与景观”提出了具体的海绵建设要求,包括下凹绿地与场地竖向、雨水断接与屋面道路雨水排放、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雨水调节和回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汇水分区、生态景观水体的设计等内容。演讲将探讨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如何理清设计思路,落实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的具体技术细节。
五、滨海新区全域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

职务:天津市滨海新区住房和建设委员会综合业务室副主任演讲内容:从2016年生态城的试点建设,到2021年塘沽湾的重点打造,讲述了滨海新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模式从未止步的探索历程。针对在海绵城市建设推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滨海新区工作需求与实际状况,从管理体制、监管机制、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务实、可操作的管理模式。
六、遂宁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创新实践——一座“自然呼吸、绿色生长”的城市

演讲内容:在“十四五”时期国家大力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的宏观背景下,着眼于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海绵城市遂宁样本,分享了遂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经验模式,总结了以人民为中心,高位、全面、统筹地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的典型做法,提炼了建设管理的“六大经验体系”,介绍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技术创新范例,展示了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美丽成效,深入分析了城市建设面临的形势问题,从如何更好地在城市发展和治理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如何结合城市有机更新建设示范性海绵城市、如何以海绵城市为抓手打造遂宁高品质“西部水都”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七、从试点到示范:海绵城市系统化实施方案的编制-来自天津和长治的比较

演讲内容:介绍在当前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条件,回顾2016~2018年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申报和建设期间系统化方案编制,对比本次2021年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申报长治市方案编制的思路和建设策略。突出强调长期工作基础的准备,方案编制阶段强化流域层面“要素管控、分区指引”的核心策略;城市尺度上综合运用“三养为纲、四水同治”的手段,保障建设项目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可行性和经济型,在设施、社区层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障示范试点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持续推动,促进实现城市建设的生态化模式和生态资产的价值转换。
演讲人:资惠宇
职务:广州市海绵办副主任
演讲内容:作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的代表,介绍了广州海绵城市建设的经验做法,提出了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遇到的问题,以期触动行业各界的思考,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发展。(由于广州疫情,资主任通过录播的方式与大家一起分享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的思路。)
本次海绵城市分论坛探讨了我国从试点到示范,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前期策划、过程实践、运行管理的全周期的新思路,涵盖了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建筑海绵设计、管理机制等不同尺度、不同阶段的海绵城市建设经验,为到场的观众带来了一场丰富、饱满的视听盛宴,打开了新时期海绵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