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分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主持人由来自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的杨彩霞副院长和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生态市政院的吕红亮副院长担任。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副院长杨彩霞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生态市政院副院长吕红亮
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01
面向低成本管理的多尺度海绵城市建设方案优化技术
演讲人:吕红亮
演讲内容:以天津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为例,分享了管理模式、建设模式、技术模式的探索,总结了试点城市在推进建设中的经验与问题总结,详细介绍了从片区到地块的海绵空间布局优化技术与调整决策工具,多尺度海绵城市建设效果智能化决策评估体系,并展望了海绵城市建设后试点时代下规划设计一体化审查与调度体系、预决策体系整合的重要性,为后续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更具有操作意义的新路径。
02
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概况及思考
演讲内容:对广州海绵城市建设“望闻问切”、精准把脉,提出构建“上中下协调、蓝绿灰交融、大中小结合”的海绵体系,分享了从算水帐、分指标、因区施策、工作机制等方面广州市的创新做法,实现污涝同治,水环境提升的目标。同时也在大会上首次推广广州海绵城市IP形象——沐沐,表示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从娃娃抓起,需要创新的宣传模式。
03
中新天津生态城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演讲内容:中新天津生态城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建设思路出发,开展了一系列的“避免影响”的开发建设措施的尝试,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建设管理制度,开创了一种科学落地的实践方法,同时也打造了一批高品质的示范项目,对我国北方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
04
海绵理念引领绿色发展——中新广州知识城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演讲内容:分享了中新广州知识城依托绿色发展,从建设之初就确立了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发展的总体路径,基于良好的自然基础条件,全力打造区域特色的海绵城市发展体系。通过构建多级雨洪调蓄模块、“可淹没”的生态岛链,水务管理系统等具体策略,全面落实海绵城市设计理念。
05
南沙新区灵山岛尖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监测与评估
演讲内容:广州市南沙新区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结合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建设了“大海绵+小海绵”的体系。在建设过程中从自身需求出发在监测评估上先试先行,形成了系统的海绵城市效果评估监测方案,进一步把控海绵城市建设效果,动态掌握海绵城市运行数据,为海绵城市运行管理、维护提供了良好的实施方法。
06
以效果为导向的海绵城市全过程开发建设模式
演讲内容:从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全过程管控要点和未来展望等方面,系统化的归纳总结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痛点,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管控+生态总师管控的建设思路,为海绵城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提供了新的思路。
07
流域自然角度构建湿地城市的策略
08
既有小区海绵城市更新改造实践——以天津市张贵庄街道海绵城市改造为例
部分案例展示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