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8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技术馆共同主编的工程建设协会标准《绿色科技馆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北京召开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馆殷皓馆长主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王清勤副总经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专业委员会李国柱副秘书长、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李丛笑副总经理、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节能研究院崔俊奎院长、湖北省科技馆张翼馆长、辽宁省科技馆吕宪杰副馆长、杭州低碳科技馆陈仲达馆长、焦作市科技馆孟纪周馆长、上海科技馆运保服务处李岩松副处长以及《标准》编制工作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图1 与会专家合影
图2 《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参会人员合影
会上,首先中国科学技术馆殷皓馆长对《标准》编制的项目背景进行了介绍;然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王清勤副总经理指出《标准》编制应充分结合科技馆的特色,突出科技馆的亮点,创建适合科技馆的评价体系,要将科技馆的内容全部体现出来,形成一个专门针对科技馆的评价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专业委员会李国柱副秘书长宣布编制组成立并组织学习管理规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李晓萍汇报了《标准》编制工作大纲;最后与会专家听取《标准》编制背景、编制思路、主要技术内容后,结合《标准》工作大纲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图3 《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现场
与会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科技馆作为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和活动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在建筑定位、功能、面向对象、建设内容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新时代背景下,绿色科技馆的评价内容要涵盖建筑和展教装备等内容建设两部分内容,注重以人为本,尤其在智慧、教育、科技、宣传等方面的绿色技术要做到示范引领,突出全过程管理,杜绝“重建设轻运维”的传统观念,加强对既有科技馆的调研分析,凸显我国科技馆绿色、低碳、健康、人文的建设理念。
《标准》的编制,将涵盖科技馆室外场地、建筑本体、内部设施、教育服务等全方面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科技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有助于推动科技馆由数量与规模增长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向提升科技馆绿色性能与科普水平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对绿色科技馆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往期回顾: